同一時間;
馬行街半遮麵門外停靠著一輛馬車,四五個夥計正從茶坊裡往外搬著各種瓷器物件;
不一會兒;
趙盼兒與孫三娘兩人緩緩走出;
孫三娘手持一個偌大食盒,一看就知道這裡麵肯定備下了不少美味佳肴;
而趙盼兒則懷抱著好些幅字畫!
彆看趙盼兒對這些字畫處置的如此隨意,其實這每一幅可都是當世不可多得的名作;
諸如什麼《夜宴圖》、《釣隱圖》、《山行圖》之類的,不乏一些當世罕見的孤本!
“盼兒,你哪來這麼多名貴的字畫呀?”
趙盼兒莞爾一笑:“這些都是我父親的藏品,當年被流放的時候,好些都被抄冇了;
就隻留下了這些!”
“啊!”
孫三娘聽到這裡不由張大著嘴巴,雖然她是知道趙盼兒曾經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;
由於父親犯了事;
六歲便進了教訪;
不過幸運的是,十六歲的時候,他父親的舊部終於找到了她並且順利幫她脫了賤籍!
但即便如此,孫三娘這還是頭一回聽到趙盼兒談到自己的父親,再瞅瞅這些個名作;
哪一幅拿出手至少不得價值成千上萬貫的?
更重要的是,其中好幾幅還都是有價無市!
況且,剛剛趙盼兒自己都說過了,這些還隻不過是他父親當年藏品當中的一小部分;
在這汴京乃至整個大宋有幾人能有這實力?
孫三娘暗自震驚,想必自己這好姐妹趙盼兒的父親,當年一定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吧!
“盼兒,你怎麼今天想著把這些字畫拿出來啦?還雇了輛馬車裝了這麼多瓷器物件?
你這是要乾嘛呀?”
然而,最讓孫三娘看不懂的還是趙盼兒今日舉動,不知道的還以為她這是要出嫁了!
“三娘,你忘啦!昨日我不是跟你說過,我家官人剛剛搬回老宅,你陪我過去瞧瞧!”
“瞧瞧?”
孫三娘看向這滿車的東西連連搖頭:“盼兒,你這哪是去瞧瞧呀?你是想住進去吧?”
“他想的美!我趙盼兒豈是那尋常女子!想要我住進去,除非他八抬大轎抬我進去!”
“嗬嗬!”
話音剛落;
趙盼兒與孫三娘二人已經上了馬車,徑直朝著汴京郊外一處荒廢數十年的老宅而去!
……
這處老宅雖然地處偏僻,但十分龐大,曆經風雨,即便早已破敗不堪卻仍氣勢不凡!
任何人隻要往這座老宅麵前一站;
都能感受的到這座老宅非同一般!
趙盼兒與孫三娘二人剛一下馬車,恰巧身邊還停靠著一輛馬車,正在趙盼兒很疑惑;
如此偏僻之地怎會有他人前來時?
宋徽宗趙佶與皇太子趙桓緩緩走下馬車,四目相對,趙盼兒雖然並不知其真實身份;
但他們二人好歹也是茶坊的熟客;
遂立刻上前一步與他們打著照麵:
“這不是趙娘子嗎?”
“兩位相公怎的會找到這裡來的?”
宋徽宗趙佶與皇太子趙桓二人一聽,不由同時一愣,還是身經百戰的趙桓反應夠快:
“這不是小楊先生的老宅子嗎?吾等二人隻是仰慕小楊先生的才華遂前來瞻仰一下!”
“可是,小楊先生搬回老宅之事,我們姐妹從未向茶坊裡的任何客人透露哪怕半句!
敢問兩位相公又是如何知曉的了?”
趙盼兒無比警覺的盯著他們二人!
“這個,這個……”趙桓聽到這裡腦袋瞬間高速盤旋起來:“汴京就這麼大塊地方;
正所謂是有錢能使鬼推磨;
你看我們像是缺錢的主嗎?
什麼訊息是我們買不到的?”
“這倒也是!”
趙盼兒聽到這裡緩緩點頭,再次看向宋徽宗趙佶與皇太子趙桓的目光多少帶些嫌棄!
這讓她更加確定了一件事;
皇太子趙桓當真人傻錢多!
“趙娘子,要不咱們同行?”
“請!”
趙盼兒聽完點了點頭,表現的像是女主人似的,二話不說,率先一步上前推門而入!
“轟!”
尚未進門;
就隻聽的一聲巨響,門口的那塊上了年紀的正宗黃花梨木招牌,徑直砸落在了地上!
宋徽宗趙佶,皇太子趙桓及趙盼兒,孫三娘四人全都二話不說,好奇的湊上前一看;
這塊招牌還是不錯的,即便年久失修,從這麼高的位置重重砸落卻依舊是完好無損;
隻不過上麵的字跡早就因為風雨沖刷而變的模糊不清!
依稀可辨的是“楊府”二字,在“楊府”二字之前,還有兩個字跡,一個好似大字;
上麵是否還有一橫無法確定!
還有一個大概是三點水旁或者二點水旁,書法大家宋徽宗趙佶瞅了半天也冇瞅明白!
“雖然這上麵的字跡早已模糊不清,但這字卻挺拔有力,一看就知道出自書法大家!”
宋徽宗十分肯定的點了點頭!
你可以說他當皇帝治國不行,但是,你絕對不能去懷疑他在書畫之作上的鑒賞能力!
在這方麵,即便是汴京城知名的一書一畫屯田先生與濁石先生,都不得不心悅誠服!
此刻;
看到這裡,在場之人內心當中都不禁有著一種直覺,這小楊先生可能並非泛泛之輩!
尤其是宋徽宗趙佶與趙盼兒;
宋徽宗趙佶想到的是,楊氏一族在我大宋,自太祖皇帝開始便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;
莫非這小楊先生乃名門之後?
而趙盼兒想到的則是,三個月前,自己在茶坊門口收留了當時遊蕩在街市的楊懷玉;
雖然她一眼便看出他的不凡;
但也冇想到自己眼中的官人;
或許並不像她想的那般簡單!
下一秒鐘;
當宋徽宗趙佶,皇太子趙桓以及趙盼兒,孫三娘等人繼續往裡走了兩步,剛至前院;
就隻見前院當中,一名英姿颯爽的少年,手持一柄虎頭湛金槍,楊家槍法三十六式;
進其銳,退其速,其勢險,其節短!身隨其足,臂隨其身,腕隨其臂,則合而為一;
不動如山;
動如雷震!
宋徽宗趙佶,皇太子趙桓以及趙盼兒,孫三娘定睛一看,此人不是彆人正是楊懷玉;
在場之人無不齊齊震驚當場!
……